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仙境傳說:仙人崖與麥積山 --我從絲路歸來之三

結束西安行程,2012年7月18日我們向甘肅天水市出發,目標是仙人崖與麥積山。麥積山以塑像聞名中外,被譽為中國塑像館;仙人崖山明水秀,加上獨特的崖下寺院和歷史雕塑,是很值得一遊的地方.




離開西安向甘肅行進間,窗外景色也開始有了變化。我們終於脫離西安灰濛濛的天空,可以見到藍天白雲。途中也經過「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陳倉收費站。


看著右邊窗外雄偉的山勢,可以遙想三國在這種地形爭戰之辛苦。


中午我們就到了麥積山腳的餐廳,名字叫做「消遙農家樂」。行前的文件說明就有特別附註說住的是農家,條件較差,可能沒有衛浴設備。楊教授還要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會有養豬、養雞的異味,前一天可以多洗一次澡存起來。領隊小高和餐廳討價還價,把午餐從一桌八菜一湯提升為十菜一湯。

讓大家意外的是,十道菜裡幾乎都用了青椒,吃的大夥後來一見到青椒就臉青。看來虧錢的生意沒人做,既然八道要變十道,老闆就來個低成本的「青椒十吃」給大家吃個粗飽。有位女同學看到雞肉上桌大失所望,有點激動的說:「這是農家吔,我想像的是大塊大塊的土雞肉而不是這樣的肉屑炒青椒呀!」下次邀她們到我們的陽明山土雞城旅遊。

農家樂多以吃飯為主要營業項目,所以住宿我們三十二個人分散在好幾家農家樂裡。我住的農家樂沒有什麼異味,女主人也很親切,但真的沒有洗澡間,結果只好和主人一家一樣,露浴戰門澡-擦擦身體就算數了。


【仙人崖】

當天抵達吃完午飯休息一下後,我們就直接到僅十餘公里遠的仙人崖參觀。

仙人崖地勢險要,群峰巒嶂,岩石萬仞,松檜成林,鳥語花香。該景區自然風景秀麗,山巍、水秀、崖峻、林密;人文景觀則僅次於麥積山景區,寺宇、廟觀、窟龕多建於高聳的峰頂或凹凸飛崖間。自南北朝以來,歷代在這裡均有建築和泥塑雕像,遺憾的是多被損毀,遺存較少。據中國中央文化部勘察團鑑定,這裡現存的寺宇是經唐、宋、明、清等朝代建築和重新修繕的,部分泥塑為北魏晚期作品。長期以來,這裡是釋、道、儒三家共存的風景勝地。因此這裡是以自然景觀取勝。

雖然這裡沒有很多的佛塑像和壁畫,知名度也不是很高,但它的風光秀麗,林木頗密,而西崖在絕壁凹崖下建了14座殿宇,取點之巧妙、結構之特殊,讓人讚嘆!拾梯各崖間,但覺涼風徐徐,不覺登山的燠熱。無論爬到何處,舉目一望,群峰相連,由蒼而翠,由濃而淡,讓人心曠神怡 , 讓我不自禁的哼起合唱曲「遊山樂」:
「到山中,便是仙。
萬樹松風,百道飛泉。 更得那野鳥呼人,引我到僧房竹院。
異草幽花香入骨,奇峰怪石峭鄰天。
一步一回頭,景象時時變, 越走得路崎嶇,越顯得精神健;
到了那山窮水轉,又是個别有洞天。
清風吹我塵心斷,不知今夕是何年…」。

12天行程中,論風光我會給仙人崖第二名(第一名是張掖丹霞)。安排行程的楊教授說,剛開始他沒排進仙人崖,後來看到網路介紹,評價很不錯,且離麥積山僅15公里,就將其排入,也因此讓我們有了一個驚喜。

仙人崖丘陵連峰,草托翠松,處處是美景


野草自成梯田,真的是"自然美"。

靈山映碧湖,引來仙人駐

這山壁有如蜂巢,雕塑歷經千年雖有毀損(地震),但仍有不少先人的遺作可見用心。

壁洞裡的蓮花坐佛

玉皇峰是仙崖最高的山峰,上有一座玉皇殿。為了一睹玉皇殿風采,害我爬的快要翻臉了,想必有300-400公尺高,要不是有登山杖相助,只怕一半就回頭了。到頂一看,這玉皇殿真的很有歷史,牆壁斑駁不說,連屋頂都長草了,外面還放了一支掃把,可能是這樣才像古蹟吧。另有一座燃燈殿,情況也欠佳,看到外表還敢進去的人一定是宏達電買在1300元者--勇氣十足也。

還好,從玉皇峰這個最高峰遠眺,可見到群峰翠巒,層層相疊,景色美麗有致。一位遊客正從遙遠的山下登頂.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陡峰峭壁出翠林

靈光一束照仙崖


東崖崖下的廟宇,遺世獨立,確是清修好地方

舍利子塔:歷代六位得道高僧火化後的結晶集祠於此

仙人崖三崖中,以西崖面積和佛殿數量爲最,是整個仙人崖核心處。14座殿宇内有唐、宋、明、清各代佛像100多尊,藝術價值極高。其中的靈應寺就是整個仙人崖的主寺廟,左右另有13座殿宇相連結,建於峭崖之下,景觀宏偉別緻,讓人稱奇。

靈應寺位於群殿正中央,是仙人崖主寺。

財神殿,投資友必拜之殿。雖然我沒信教,但我有在廟外虔誠禱告。結果回到台灣我的油漆數天漲了10%,連做機車的也漲了8%股價不再那麼機車了,真是靈驗呀!

從靈應寺往另一邊看還有不少的殿宇相連著。

從西崖另一側看殿宇,可看到寺宇恰好被崖頂遮蔽住,蓋的真是巧妙


懸崖峭壁下的絕妙半懸空殿宇,爬上去只怕會腳底發癢

西崖寺殿末端兩位大學生團友正在素描,廈大功課的要求真的蠻嚴的

從西崖看群峰,山在虛無瞟渺間。

下山走回大門口途中,即使暮色初起,景色依然迷人

出了仙人崖大門,有同學在素描,引來三個遊客圍觀


麥積山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天水市,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街亭古鎮。

麥積山因形狀有如農家麥堆而得名。高142公尺,因係平地突然抜高,山勢險峻,周圍綠樹成林,環境清幽。從十六國後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時期開始營造的,距今1600多年,後來歷經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或重修,計有塑像7200餘尊,壁畫1300多平方公尺,分佈在194個洞窟裡。由於石窟建造於不同朝代,造像的風格不同,北魏清逸,隋唐則呈豐滿,表現出各個時期的藝術特色。龕窟大都開鑿于20至30公尺乃至70到80公尺高的懸崖峭壁之間,其驚險陡峭居中國現存石窟之首。

麥積山石窟與莫高窟、雲岡窟、龍門窟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就藝術特色而言,敦煌以絢麗的壁畫著名,雲岡、龍門則以壯麗的石刻攝人,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塑像聞名於世。

麥積山石窟塑像的體形多與真人相當,以精美彩妝泥塑著稱,塑像的題材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有的莊嚴肅穆,有的交頭接耳,有的低眉微哂,有的俊俏活潑,形態表情各異,精巧細膩,栩栩如生,因此也被譽為「東方塑像館」。中國雕塑家劉開渠就讚美說:麥積山是「我國歷代的一個大雕塑館。」

麥積山洞窟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公尺高處的七閣,是中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在離地面50公尺以上的峭壁上,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新架設和修復了1300多公尺的凌空棧道,使遊人能順利登臨各洞窟。

右邊半圓山峰就是遠眺的麥積山

麥積山風景區大門


從山腳的瑞應寺看麥積山

近看的麥積山全景。麥積山高142公尺,約為50層樓高。雖然只有142公尺,但因是從平地倏然拔高,氣勢萬千,雄偉罕見。

瑞應寺外面側壁有多幅圖文對麥積山內塑像做了重點介紹

麥積山介紹

重點石窟介紹,下方白色塑像讓日本人驚呼為「東方蒙娜麗莎」

麥積山石窟的入口

爬梯幾階抬頭一看,終於見到麥積山石窟的盧山真面目

下方的人群突顯出了三座佛像有多巨大!

淩空棧道看起來相當險峻,但是階梯上的踩板是水泥鋼筋預鑄板,且下面的每根1.2公尺水泥橫樑可支撐達4000公斤,所以即使站滿人也不會有事。從圖面可看出麥積山的佛塑石窟都是開鑿在有如刀削的懸崖峭壁內,其雄偉驚險世所罕見。


參觀時越爬越高,發抖之後,往外一看可享山秀之美

由上往下看,地面攤販的遮陽傘有如小小花朵般

下層的人影變小很多,地面的人更是小如針頭了,因為我們可能已在二、三十層樓高了。如果你問我往下看時腳底會不會發麻?我會很有信心的回答你:一定會!

近距離看大佛

上七佛樓,又稱散花樓,因天晴時氣流上升,拋出花瓣不落反升,有如天女散花隨風飄揚。

看這筆直的崖壁,古代只能用木頭搭架逐步往上開鑿佛洞,最高竟達80公尺(隋朝還在山頂142公尺高蓋了一座舍利子塔,目前還在,但網路沒找到照片)。很難想像古人是如何辦到的。


麥積山的泥塑藝術

麥積山泥塑像被譽為中國最大雕塑館,欣賞它們的精緻神態與表情

被日本人稱為東方蒙娜麗莎的塑像.
這個塑像學術界認為很可能是用來紀念西魏乙弗皇后的。佛像臉形秀氣,略帶笑意身體較為清瘦,是受到南朝文化薰陶之後的一種樣式。

瑞應寺裡展廳的東方蒙娜麗莎

麥積山對部份窟洞在外面整片圍上網眼很小的鐵絲網,拍照時只能用手動對焦。下圖是隔網拍攝的。好奇的是,若要保護特定洞窟,何不做實門關起來?若尚未到達關門保護的地步,何不用大網眼的鐵網供人參觀和拍照?


不同時代塑造的佛祖神韻





佛祖兩位大弟子。這是阿難,畫像和塑像總是愁苦之容居多



大弟子迦葉


欣賞姿態神情各異的菩薩

這尊菩薩微笑親和,讓人一見就歡喜平靜





三位護法金剛力士




肌肉和線條幾如真人




瑞應寺內展示的作品






麥積山的壁畫藝術

麥積山的龕頂壁畫手法細膩,畫工精緻,值得欣賞







【後記&花絮】

  • 仙人崖雖沒很多壁畫和塑像,但鳥語花香,林木參天,層峰疊巒,風景悠美。由於它位於海拔1500公尺之上,涼爽宜人,所以爬山也不覺累,值得一遊。而在巨崖凹處廣建龐大寺殿群也是罕見,財神殿也很靈驗。
  • 麥積山挺拔雄偉,加以七千多尊塑像,千姿百態,目不睱給,全國最最大塑像館美稱當之無愧。
  • 遊覽車接近麥積山時我注意到路的兩旁幾乎都是寫著斗大的「農家樂」,而街道挺乾淨的,鄰近一些農家樂甚至規畫得很漂亮,比陽明山土雞城的景色還要宜人。和主人聊天,他說他們這裡以前都是務農,三、四年前才在政府推動下成立農家樂,主要是提供吃飯,較少住宿。雖然整條街都是農家樂,他們不但沒有惡性競爭,反而會互相幫忙。那一家生意太好,其他家就跑過去幫忙煮飯做菜。我問他現在收入和四年前比較如何?他笑著說現在好多了,不過他們仍然沒有放棄農作,因為很多菜色就是自家種的菜。後來我們在仙人崖和麥積山甚至張掖丹霞郊區也看到農家樂,顯然中國政府有計畫的(至少在風景區周圍)推動一系列提升農村收入的政策,目前為止效果看起來還不錯。
  • 在農家樂晚上過了十點幾乎就家家熄燈,連路燈都熄掉了。我們要到別家串門子得自己帶手電筒,否則掉到水溝沒人知。看來這是節約能源的好方法。
整潔乾淨的農家樂街道



我們午餐的消遙農家樂用餐處



  • 這趟旅程我也去過類似的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這三者共通之處就是都在敦煌、都不能拍照(莫高仿窟例外)。以參觀的愉快度比較,麥積山最舒服,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次之,莫高窟最差。主因莫高窟遊客太多,講解員總是草草結束以利後面排隊的團能順利參觀,感覺較草率,而且莫高窟規定出了窟至大門欄杆之間的空地也不能拍照。還好莫高窟有座日本政府無償援蓋的展示館有八座精緻的1:1仿窟可供安心拍照,才讓人較心平。
  • 相對來看,麥積山雖然也有部份龕窟圍上令人不解的鐵絲網,但大部份都開放自由參觀和拍照,隨時也都可以回頭再參觀一次,不像敦煌各石窟看完就上鎖,想看第二次也沒機會。各位如果有機會到麥積山,應該多花些時間詳細參觀和拍照,否則到了敦煌各景區就沒有這種好康了。

-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