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嘉峪關 :天下第一雄關 _我從絲路歸來之五

嘉峪關 :天下第一雄關 _我從絲路歸來之五


高聳的城牆上,「天下第一雄關」的扁額橫臥在一座巍峨的關樓上。這座龐大的關城,七百年來,成了古絲路來往商旅駝隊,一望無垠的黃沙沙海中的燈塔。





荒涼的戈壁灘上,它孤寂的北眺八公里外黑山的風起雲湧,南望七公里外橫亙千里的祁連山頂皚皚白雪。兩山的山麓上,綿延著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長城。而它就矗立在兩山僅15公里寬的山谷中,監視著西邊強悍的吐魯蕃旌旗的蠢動,遙控著兩側長城的軍馬調動,於是有了「河西第一隘口」美稱,加上南北著名的懸臂長城與天下第一墩構成長城最西端完整的防禦體系。環首四望,卻似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從明朝初生的土城樓到宏偉的關城,它歷經168年的擴建。又一百多年後,清朝的左宗棠收復新疆伊犁回程,在關外凝視著這座雄偉壯觀的城樓,忍不住揮毫寫下「天下第一雄關」。從此,它更驕傲的挺直腰桿在飛砂荒礫上。它的驕傲是有道理的,因為它是萬里長城規模最大的關城。





關樓裡,正訴說著數百年的歷史。
「關帝廟」裡正氣凜然的關公,似在提醒著將士要忠君報國、英勇殺敵;而年青戰士膜拜時虔誠的眼神也透著準備從容就義的大無畏;


「戲樓」裡印刻著各種忠孝仁義的彩圖。那夜,他們凱旋歸來,台上,戲團正認真表演著慰勞將士的辛苦;台下,酒酣耳熱豪情萬千。「野幕蔽瓊筵, 羌戎賀勞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盧綸 )


「馬道」上,3公尺寛、23度斜坡的馬道,依稀仍可聽到戰局吃緊時,送糧水、補武器的馬蹄噠噠聲;


「游擊將軍府」裡,寒夜,將軍正凝視敵軍陣仗圖,思索己方軍馬佈局。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頭帶雪汗氣蒸。」 (岑參 )。將軍府壁上,也烙印著1516年游擊將軍芮寧率部屬迎戰吐魯蕃酋長滿速兒大軍,因以寡擊眾,激戰一整天後全軍陣亡的悲壯史實。



黑山依舊風起雲湧,祁連山頭仍是白雪皚皚;

嘉峪關,依然雄偉壯觀。但不再是「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蒼涼關城,它正向遊人們訴說七百年的故事。





補記 : 懸臂長城
絲路行之前,在台灣看到這名字很好奇,因為無法想像那是什麼意思。網路的照片大多是拍了一個最高的墩台或一段長城,仍難想像懸臂之意。
在嘉峪關裡,從艷陽高照到風起雲湧,繼而傾盆大雨,也只是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感受到大漠氣候的驟變難料。





從嘉峪關出來,師傅在滂沱大雨中帶我們到後門才看到懸臂的意思。看了只想說 : 懸臂這名字取得真神。它用就地取材的黃土礫石所建,沿45度山脊向上,有如手臂半舉,頂端的墩台則如緊握的拳頭。雖僅750公尺,但拾高而上,卻也雄偉懾人。如果繳了門票從正門進去,不知會不會也只看到墩台仍不知懸臂由來?



懸臂長城始建於明朝(公元1540),迄今五百餘年。它與斷壁長城一北一南,共同扼守僅30華里的黑山峽口。嘉峪關坐鎮其中,共同形成明朝長城最西端完整的防禦體系。




看著照片的那些廈門大學的年青學子,很懷念和他們一起走過12天的絲路之旅。三年了,應該也畢業了,衷心祝福他們在人生新起點都能心想事成。

大漠風光偶拾


2012年7月 絲路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