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三個幸運讓我拍到上面這張難得的照片:
第1個幸運:我們住在開業110年歷史、有頂樓餐廳(5樓)的旅館,得以一窺聖母百花大教堂全貌;
第2個幸運:我們在頂樓晚餐時遇到月圓和好天氣(雖然這個月圓是台灣農曆七月半);
第3個幸運:佛羅倫斯的「好兄弟」顯然都是聖人,也給月亮戴上了聖人光環。
文藝復興從繪畫、文學、建築開始,到後來影響到科學發展、地理大發現、以及資本主義興起,不但改變歐洲文化和實力,也明顯影響到世界文明的發展。史學家公認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大本營,後來影響到其他西歐國家。而佛羅倫斯因保存該時期無數的藝術和建築珍品,加上「文藝復興三傑」中的兩位 : 米開朗基羅、達文西,以及文學大師但丁都是出生於佛羅倫斯(三傑只有拉斐爾出生於佛羅倫斯與威尼斯中間的一個小鎮),因此被公認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這些珍品中的聖母百花教堂就是代表作之一。
聖母百花大教堂是到佛羅倫斯必遊的景點。但我拍到百花教堂的第一張和第二張照片時,都不知道那是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有很多圓頂的教堂)。在佛羅倫斯的第一個晚餐吃到一半導遊介紹窗外那個圓頂和旁邊高塔的就是鼎鼎大名的百花大教堂時,大家就開始忙著拍照了,因為百花大教堂可說是文藝復興的地標,教堂本身的穹頂建築方法幾百年後仍讓建築界嘖嘖稱奇。教堂完工約一百年後,米開朗基羅接下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穹頂的建造工作,特地跑到佛羅倫斯考察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形穹頂。詳細勘察之後,他嘆道:「我可以造一個比它大的穹頂,但無法比它還美!」
聖母百花大教堂美麗的八弦大穹頂
聖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它於1296年由建築師坎比歐(Arnolfo
di Cambio)開始建造、1436年由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蓋好圓形穹頂後正式完成,歷時140年。布魯內萊斯基是1418年在佛羅倫斯市公開徵選擊敗很多高手後開始建造圓形穹頂,前後歷時18年才完成。
聖母百花大教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八弦圓形穹頂,因為它是由非建築師的金匠布魯內萊斯基建造,而且是用了數個創新的方法,讓那已失敗半世紀的圓形穹頂的建造順利完成,尤其未用支撐架就將穹頂建立更是讓人驚嘆。完工的穹頂直徑44公尺 ,高52公尺 ,每3公尺 一層樓計算約為九層樓高度。
布魯內萊斯基建造的圓形穹頂有如下的建築特色:
1、 它現在仍是全世界最大的磚石所造圓形穹頂;
2、 它也是現存全世界最大的無支架(扶壁)穹頂;
3、 布魯內斯基自己發明起重和升降器材,將37000公噸的石頭和磚塊由地面往空中運輸近60公尺 遠並精準的安置妥當。以當時科技是很難想像的事。
由於這些創新建築工藝,布魯內萊斯基被稱為文藝復興的建築之父。
聖母百花大教堂旁邊有個高挑約85公尺 的「喬托鐘樓」。它是由被譽為「西方繪畫之父」的喬托設計並完成第一層繪畫和浮雕後去世,二至五層樓由他人續蓋完成今日的模樣。
此外,百花大教堂正對面有個八角形的聖約翰洗禮堂(Baptistry of Saint John),其東門的青銅浮雕被米開朗基羅譽為「天堂之門」而留芳萬世。
聖母百花大教堂、喬托鐘塔、聖約翰聖洗禮堂三者共同被列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份,於1982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之一。
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開始欣賞。
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開始欣賞。
【全景】
聖母百花大教堂目前仍是義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而在現代嶄新結構性材料發展出來以前,它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教堂。時至今日,它仍是全球最大的"磚造"和最大的無支架圓形穹頂教堂。教堂外觀主要是由白色、綠色、粉紅色大理石構成,顏色繽紛但很諧調,讓人看了很舒服。而那高聳、磚紅色的圓頂更是遠處就可一眼看出,是佛羅倫斯重要的地標。
黃昏中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 這是在佛羅倫斯第一個晚餐從頂樓餐廳裡拍到的,玻璃把餐廳內的燭光也映射在照片中
餐廳裡隔窗看到的月圓下的百花大教堂,反射的燭光別有一番情調
月圓下的百花大教堂和喬托鐘樓比白天看的更清楚
早晨的百花和鐘樓矗立在佛羅倫斯一大片紅色屋瓦之上.百花前方有個八角形白色屋頂就是聖約翰洗禮堂
【正面】
這是聖母百花大教堂正門的牆面.右手邊就是喬托鐘樓.
正面正中門上半部拉近圖.這張可以看出整個正面是由紅色-白色和罕見的綠色大理石所構成,門的上方半月型的是美麗的大理石鑲嵌畫(又名馬賽克畫).更上方有一列的主教人像雕刻.讓大教堂美侖美奐
教堂正面側照,可以看見正中門與右側門,右側門緊鄰著喬托鐘樓.地面人龍是排隊要進去參觀的遊客
左側門全貌.三角形和窗戶的花紋也很漂亮.
這是正中門上方的大理石鑲嵌畫(又名馬賽克畫)與週邊雕刻.馬賽克畫的形像細膩,色彩艷麗迷人.這是耶蘇基督端坐為聖母和約翰施洗.
左側門的馬賽克畫與雕刻.畫裡正中央是聖母,手拿一幅長形錦鍛,上面寫著"慈善"的字.前方站的是聖職人員和市民.據說是為了感謝佛羅倫斯的慈善機構和其創立者.最右前方的人像雕刻是雙手掩臉,讓人莞爾.
左側門最上方的三尊人像雕刻與屋樑裝飾,細膩美麗
右側門中段的全景,可看出牆面更多細膩的結構.
右側門的馬賽克畫與雕刻..此畫無論是人像或裝飾的雕刻都很細緻.兩旁教宗的小壁龕還可看到背後教堂裡的燈光,可見雕刻之細微.
右側門馬賽克畫拉近圖.此畫題名為"佛羅倫斯的藝術家 企業家和人道主義者"
從街道看百花大教堂只能看到圓穹頂聳立,穹頂上方白色區已有不少觀光客居高臨下正在欣賞佛羅倫斯市景.前方這個高塔是著名的喬托鐘塔.
【側面】
從側面看,更可以看出大教堂的宏偉.下面是排隊要參觀教堂的人龍.
側面的正向可看出支持穹頂的繁複性和其壯觀程度
側面的側向圖,宏偉的建築讓人嘆為觀止
從教堂側面的餐飲區看教堂
這張圖可以清楚的看出穹頂的結構 : 弧狀白色的肋架券;兩肋之間磚紅色的蹼;最上方是白色的採光亭;蹼肋下方是棕色的鼓座.
教堂另一側和前方的喬托鐘樓
【內部】
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內部較為簡約,尤其是和西恩那主教堂及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比起來更是有些太樸素.但仍有一些精品可看,其中最珍貴的當屬穹頂內部所繪的末日審判.另外,有幾幅畫亦屬珍品:但丁與神曲,以及喬凡尼.阿古托紀念碑等。
這是進教堂後看到的第一幅景像,地板也是白綠紅三色大理石構成的幾何圖案 .空曠的大廳更顯出教堂的雄偉.
中央置放的屏風式祭壇
前方十字架是主要的祭壇區,正中央有一幅"最後的晚餐"繪畫
最後的審判:教堂內部最珍貴的應是由瓦薩里(Giorgio Vasari)所繪的圓形穹頂內部的壁畫「最後(或末日)審判」。瓦薩里1568年開始畫,未完成就去世,其他的由Federico Zuccari 在1579年最後完成。從地面望向那52公尺 高的壁畫,只能隱約看出人物外形,可見當年爬那麼高去做畫的難度有多大。而當年這穹頂是沒用支撐架(鷹架)就做成,難怪被稱為建築奇蹟.
這是正中心週邊的畫,人物的衣服看似非古代人的,而且有人要跳出窗戶了,相當逼真。正中心是採光亭透下的光線.
這是主要畫區的放大圖。最上方是審判長耶蘇,因為頭上光芒超強,而且週邊都是有翅膀的小天使。他的上方是天使合唱團,有個小天使雙手拉開錦鍛,上寫幾個字:ECCE HOMO,小天使右手的下方有寫:INRT。耶蘇下方有位身上有兩幼兒婦女坐在雲彩上,頭上亦有光環,這是聖母和諸聖人。再下方有對男女,週邊有小天使,但其下方則是骷髏和即將餓死之人,顯然這是審判後的地獄區了。
本圖是地獄區(最下面一圈紅色區)的放大圖.上一層正有人雙腳朝上被拋下去,最下一層就是血淋淋的地獄.放上來也許有淨化社會的功效。
《但丁與神曲(Dante And His Poem)》:這幅教堂內很有名的畫,是由米切里諾(Domenico
di Michelino)為紀念但丁誕辰200年,於1465年所繪的。但丁左手拿著他的長詩《神曲》,他指著的地獄左側是遊行的罪人。 身後是7 階煉獄或地獄,上方是人間天堂的頂端,上面的太陽和月球的代表天堂 。 這幅畫把1465年時的佛羅倫斯城市實況予以繪出,可清晰看到聖母百花大教堂,是還原歷史的難得作品。比例上,但丁身高和佛羅倫斯城一樣高,似在為被佛羅倫斯城放逐終生的但丁爭一口氣。
《喬凡尼·阿古托紀念碑》:這幅教堂內的溼壁畫,是烏切羅(Paolo Uccello,1397-1475,文藝復興知名畫家之一)畫於1436年,做為獻給在卡西那戰役中,率領佛羅倫斯軍隊贏得勝利的指揮官喬凡尼.阿古托的紀念碑。由於聖母百花大教堂是由佛羅倫斯全體市民出資興建,因此會有這種其他教堂較罕見的城市軍事勝利紀念藝術品。
下圖上方巨大的時鐘是由烏切羅(Paolo Uccello)於1443年設計建造的,四個角落是聖人。這個時鐘的特色是24小時制,它是從日落到次日的日落為止,所以它的1是從我們現代時鐘的6點半位置開始,然後往右上方為2、3、4…一直到24為止,這種時間制度一直被使用到18世紀。它是目前世界極少數僅存的超古老時鐘還能正常運轉者。下方的繪畫也很漂亮。
24小時制時鐘
聖母加冕:這是由高多加迪(Gaddo Gaddi)在1307年所做的大理石鑲嵌畫(即馬賽克畫),在當時被譽為最美麗的馬賽克畫。他的兒子塔碟加迪Taddeo Gaddi是喬托的高徒,以在聖十字教堂的「最後的晚餐」而聞名。
上圖右側壁畫可看出人物生動,色彩艷麗
美麗的彩繪玻璃:教堂裡共有44個彩繪玻璃,都是14-15世紀所做。它們都是那時代頂尖藝術家的作品,例如多那泰羅(Donatello)、吉伯第( Lorenzo Ghiberti天國之門作者)、烏切羅(
Paolo Uccello如上述作品),和卡斯塔諾( Andrea del Castagno),因此彌足珍貴。
上圖彩繪玻璃左邊中間放大圖
精美的大理石雕像
【喬托鐘樓】
【天堂之門】
喬托鐘樓是聖母百花大教堂旁邊的鐘樓,由建築師兼畫家喬托(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設計,因而得名。1334年,佛羅倫斯市政府聘喬托設計建造,他花了三年,蓋完第一層後去世。第二層到第四層由另外兩名建築師完成於1357年,第五層是後來加蓋的。
鐘樓呈正方形,每邊長14.45米 ,總高度為85米 。喬托蓋的第一分上下兩段,為無窗閉合式結構,四個壁面均是由他設計的浮雕,內容描繪了的人類起源以及人類的生活,如亞當夏娃的故事、狩獵、農耕、紡織、航行、天文、醫學、繪畫、辯論等;二至四層也有浮雕;第五層為懸掛大鐘之處,鐘樓鑲嵌各色大理石,圖案精美。
月圓下的喬托鐘樓
【天堂之門】
在聖母百花大教堂西側,是八角形的聖約翰聖洗堂(Baptistery of Saint John),建於七世紀,內部則於1300年重新設計,並且在天花板加上《創世紀》和《最後審判》的壁畫。洗禮堂有三座銅門,其中東門在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1401年,佛羅倫斯六位藝術家最後進入洗禮堂北門設計的比賽決選,其中吉伯第(Lorenzo
Ghiberti.1378-1455)憑著《以撒的祭祀》﹝Sacrifice of Isaac﹞的鍍金銅雕與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nelleschi)最後成為雙冠軍。但心高氣傲的布魯內萊斯基拒絕和吉伯第合作,拂袖而去,由吉伯第孤軍奮戰。
(後話:雙冠軍之一的布魯內利斯基離開佛羅倫斯後赴羅馬並鑽研古羅馬建築,十餘年後再回到佛羅倫斯,以一位非建築師的身份建造了被譽為建築奇蹟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形穹頂,並成為文藝復興的建築之父,足見其才華之多樣與不凡。由此可見佛羅倫斯市民當時超高的藝術品味和慧眼獨具的藝術人才甄選。)
吉伯第是個金屬細工技師,當時他年僅二十五歲即榮膺重任。這扇北門雕刻一直到1420年才全部完成,費時十五年,完成時已經40歲。這是一組青銅雕刻,充分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重要特徵,包括有實際的人體描繪、透視法和描繪的張力。
因此,不久吉伯第被委任設計東門,用以紀念佛羅倫斯逃過一場瘟疫浩劫。這一次耗時更久,長達27年才完成。雕刻手法比北門顯得更為沉穩,構圖壯麗雄偉,藝術氣氛濃厚,米開朗基羅細賞之餘讚不絕口,指其「真不愧為天堂之門。」所以東門如今被稱為「天堂之門」(Gates of Paradise)。 東門的完成把吉伯第推到藝術的頂峰。他一生的經歷與才華,都貢獻在這座教堂的兩扇大門上。吉伯第是個金屬細工技師,當時他年僅二十五歲即榮膺重任。這扇北門雕刻一直到1420年才全部完成,費時十五年,完成時已經40歲。這是一組青銅雕刻,充分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重要特徵,包括有實際的人體描繪、透視法和描繪的張力。
「天堂之門」共有十塊浮雕的鍍金銅板,都是《聖經.舊約》的故事。本文取其中兩片解說其典故 。
天堂之門全景.下方金色的門就是天堂之門,其中最下方數塊銅板長時間都被川流不息的人潮擋住.
天堂之門上方的雕像:耶蘇與聖約翰。1502年由Andrea Sansovino雕刻,未完成就受教皇徵召赴羅馬。Andrea Sansovino曾為葡萄牙國王御用藝術家,迄今葡萄牙仍保留其部份作品。1592年由Vincenzo Danti補上左方天使才完成。
第6片(右邊中間)約瑟的故事:他曾被哥哥們因為嫉妒而合謀將他賣往埃及為奴,在埃及官員波提反手下做管家,他對約瑟十分照顧,把全家的家務事都交給了他。後來由於約瑟長相十分俊美,波提反的妻子欲勾引約瑟,約瑟不從,遂被波提反妻子陷害,最後入獄。入獄長期監禁後得到釋放成為埃及首席王室顧問。他的解夢能力使埃及能在大饑荒之前做好準備。後來迦南也發生饑荒,便雅憫和兄弟前往埃及買糧之時與約瑟重逢。之後,約瑟就把家人接往埃及生活。
第10片(右邊最下面) 所羅門王與施巴女王的故事:由於所羅門王的智慧和財富的聲望是如此廣泛傳播,因此施巴女王決定去見所羅門王。據說女王去見所羅門王的時候帶了許多的禮物,包括黃金,各種用來裝飾廟宇的罕見寶石裝飾以及一些謎語。當所羅門王給了她"所有她渴求的,任何她所提出的,"她感到非常的滿足,並將所帶的禮物全都送給了所羅門王。(此為維基百科自由授權分享的圖片.最後四片隨時都被參觀者遮住不易拍到,只好借用)
【後記】
※
剛住進這家飯店時覺的很奇怪,飯店只蓋五樓豈不是太無經濟效益,為何不蓋個十幾層樓?第二天早晨我到頂樓拍照,一眼望去,佛羅倫斯的屋頂幾乎都是紅色的,而穹頂就很明顯的「浮」在一大片屋頂的上面。當時很納悶,大家怎的這麼有默契屋頂都用紅色的?而且好像講好的,附近不要蓋高樓大廈,讓穹頂能一目瞭然?直到後續行程聽了曾在義大利留學數年、又遠嫁當義大利媳婦的聲樂指導陳老師解說才瞭解,原來義大利有規定,只要住家在明信片風景區特定距離內,住家高度就有限制,顏色也有規定,更不能隨意增擴建,連裝個天線也要申請核准才能裝,以免破壞週遭景觀。從歷史看,這規定或許已有一兩百年,最起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重建時就有的規定。
我心裡想,這規定如果是在台灣會怎樣?這種規定應會引起不小的反彈,原因是經濟效益。但經濟效益有短期和長期之分。義大利這種規定多少會限制了居民個人的利益,甚至遲滯了當地經濟短期發展的機會,但卻帶來無數觀光客,使其成為全球第四大觀光大國,為整個國家和多數人民創造了數十年甚至百年以上、長期龐大的商機利益。在台灣,我們則會有沒完沒了的抗爭,大家爭取的都是個人利益、短期利益。台灣有不少值得驕傲的地方,但要成為已發達國家,我們還有更多有待進步的空間。
※
12天義大利旅行中,我們在佛羅倫斯住了兩夜。住宿的旅館離百花大教堂步行只要五分鐘路程,離領主廣場和舊橋也不遠,讓我們能欣賞到不少翡冷翠的精華。百花大教堂圓形穹頂的建築奇蹟、末日審判的宏偉細緻、以及天堂之門的精美立體都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感受到文藝復興的輝煌時代。
但是最縈繞我心的卻是「天堂之門遇到圓形穹頂」的故事。雙冠軍意謂著評審在當時已經認定兩個天才的實力一樣好,後來一個繼續在金鑄領域不斷精進,終於以天堂之門站在歷史的峰頂上;另一位轉戰建築,一樣以百花圓形穹頂在建築史上遠眺數世紀仍讓人追憶。兩位雙冠軍在藝術史和建築史都發光發亮。我好奇的是 : 是什麼樣的裁判能如此早期就肯定兩位天才?又是什麼樣的社會條件,才能造就了如此高品味、如此有遠見的裁判?也許這些問題的答案才是造就翡冷翠成為文藝復興發源地的背後原因吧?!
※
去義大利以前很納悶:為何一般稱為佛羅倫斯,徐志摩卻偏要稱它為「翡冷翠?到了義大利才瞭解,原來佛羅倫斯是英文Florence的翻譯;而翡冷翠是義大利文Firenze的直譯。 翡是紅色,翠是綠色,冷可比擬白色,此與百花大教堂外牆的紅、綠、白三色大理石不謀而合。而佛羅倫斯的藝術寶藏美如翡翠寶石,此譯文不僅表達了百花大教堂的顏色,更傳達了佛羅倫斯藝術之美艷與珍貴,真是神來之筆。
※ 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義大利文是是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英文則是Basilica of Saint Mary of the Flower。其中的Fiore和Flower都是「花」,指的是百合花,也就是佛羅倫斯的市徽。這個花是單數,明明是「一朵」,不知為何台灣的中文翻譯會變成「百(朵)花」(對岸是翻成「鮮花」大教堂)。如果譯成「百合」或「白花(百合以純白為特色)」都會更符合原文的意思,唯獨譯成「百花」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其根據為何。麻煩的是,如果我現在跟人家講:佛羅倫斯的聖母「百合」大教堂,或「白花」大教堂,每個人一定是頭上一堆問號在飛翔,何況,我也沒有獎金可拿,所以還是在這裡發些小牢騷就算了。聖母「百」花大教堂就介紹到此為止,謝謝大家撥冗參觀!
全文完
4 則留言:
大砲感謝這美好的句點<讓人會有太值得一由的價值。回味無窮!
這麼知性的旅程證明沒有白走的路!讚!
是呀,回來後找資料再玩一次,咱們這一趟就更值得了!
好精彩的圖文ㄚ!! 今年五月才遊歷了「百合」大教堂,現在經過 明淑的連結分享更勾起了無限的崇拜回憶~
呵呵 百"合"大教堂真的很美.明淑這趟也讓我們見識到她的博學和體貼.你們前後去義大利也真是有緣,多一次回憶就多賺一次,也謝謝賞文!
張貼留言